第15章

重案T组 幸运草的幻想 177642 字 2025-06-11 10:21:15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更新时间:2025-06-11 10:21:15

>赵永康在10点整毒发身亡。

>他死前紧握的纸条上写着:“清算已完成。完美时刻:03:30。”

>我们以为案件告终,但骊鸢盯着纸条上的“03:30”久久不语。

>“03:30,倒过来看,还是03:30。这是镜像对称的终极时间点。”她眼神冰冷,“清算已完成?不,这更像是…重启的预告。”

>凌晨三点三十分,市局法医中心警报凄厉。

>值班法医陈青山倒在解剖台上,额头刻着鲜红的数字:30。

>他的死亡时间,被精准定格在3点30分。

>而监控显示,整个法医中心,只有他一个人的活动轨迹。

>更诡异的是,他用于冷藏尸体的冰柜温度显示:-18℃。

>18,是第一个死者的数字。

---

永泰废弃工厂的阴霾如同粘稠的沥青,沉重地糊在每一个人的心头。赵永康的尸体被装入裹尸袋,钱薇被紧急送往医院,巨大的反应釜上那个血红的“10”字在强光照射下,狰狞得如同恶魔咧开的嘴。空气中残留的氰化物苦杏仁味混杂着铁锈和化学腐败的气息,令人作呕。

警车驶回市局,一路无言。骊鸢坐在后排,头靠着冰冷的车窗玻璃,窗外飞逝的霓虹灯光在她沉静的脸上明明灭灭。她的手里,捏着那张从赵永康濒死拳头里取出的纸条。纸条已经被放进证物袋,但上面那行工整得近乎刻板的字迹,依旧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:

> 镜像的终点是原点。清算,已完成。完美时刻:03:30。

“03:30…”林艾烦躁地揉了揉眉心,打破了车内的死寂,“凌晨三点半?这他妈又是什么意思?清算完成?赵永康都死了,难道他指的不是他自己?”

“也许是指钱薇?”开车的齐阳接口,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,“她的生日是10月10日,1010对称,但还没到时间…赵永康死在了10点整,对应数字10,钱薇对应1010,凶手难道想凑个整?”

“不像。”骊鸢突然开口,声音不高,却像冰锥刺破了沉闷的空气。她没有抬头,目光依旧锁定在证物袋里的纸条上。“‘镜像的终点是原点’。原点…这个词很关键。”她缓缓抬起眼,眼神里没有迷惑,只有一种穿透表象的、令人心悸的冰冷锐利。“03:30…你们仔细看这个时间点。”

我和林艾、齐阳的目光都聚焦过去。

“3点30分。”骊鸢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,仿佛在拆解一个精密的密码,“数字本身:3和30。3是一个轴对称数字,无论正看还是镜像翻转,它都是3。30,倒过来看,数字形状的镜像是什么?”

林艾皱眉思索:“30…倒过来,数字形状…是03?”

“没错。03。”骊鸢点头,“而03:30这个时间点,无论你正看钟表,还是看着镜子里的钟表倒影,它显示的时间——都是03:30!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、自我镜像对称的时间点!这是凶手时间美学追求的极致!是他在数字镜像游戏里所能找到的、最‘完美’的时刻!”

她顿了顿,眼神扫过我们惊愕的脸,最终落在那行字上:“‘清算已完成’?不。凶手留下这个时间点,绝不是结束的宣告。这更像是一个…重启的预告。或者说,是仪式闭环的最后一笔。他在告诉我们,在03:30这个镜像对称的‘原点’,一切将回归起点,或者…完成最后的闭环。赵永康的死,或许只是其中的一环,甚至可能只是障眼法。真正的‘原点’清算,还未开始。”

一股比在废弃工厂时更深的寒意悄然爬上脊椎。重启?原点?闭环?03:30…这个时间点像一个冰冷的钩子,悬在所有人的神经末梢。

回到市局,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对齐阳的指令一条接一条发出:

“彻查赵永康死前24小时所有行踪、接触人员,尤其是食物、饮水来源!氰化物不可能凭空进入他体内!”

“重点排查永泰废弃工厂近期所有异常出入记录、监控(哪怕只有片段)!凶手熟悉那里!”

“深挖钱薇社会关系、与张明远、周振海、赵永康的所有关联点!她为什么是目标?又为什么被留下?”

“梳理前三名死者(张明远、周振海、赵永康)之间所有可能的、我们尚未发现的‘镜像’关联!时间?地点?职业?数字?任何细节!”

时间在焦灼的等待和分析中一分一秒流逝。物证检验初步报告出来:涂抹在废弃工厂反应釜上的红色物质,并非油漆,而是某种混合了动物血液和红色染料的粘稠物。赵永康体内检出高浓度氰化钾,毒发时间与10点整吻合。他指甲缝里提取到微量织物纤维,成分特殊,正在比对。那张写着预告的纸条,纸质普通,油墨常见,书写工具初步判断为针管笔,没有指纹。

最关键的是,齐阳调取了康宁博爱医院周边、以及钱薇最后出现地点附近的海量监控。在钱薇失联前约一小时,一辆遮挡牌照的灰色面包车曾在医院后巷短暂停留。一个穿着深色连帽衫、身形中等、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人影,动作利落地将一个昏迷状态、身形与钱薇吻合的女人拖上了车。由于角度和遮挡,无法看清面容,但那个身影走路的姿态…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、略显僵直的平稳感,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距离。

“凶手有极强的控制力,注重细节,甚至可能刻意模仿某种刻板的行走姿态。”骊鸢看着模糊的监控截图,眉头紧锁。

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精心策划、冷酷执行、且仪式感病态到极致的幽灵杀手。但“原点”在哪里?“03:30”的终点指向何处?

凌晨三点十五分。

市局大楼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沉睡般的安静,只有特案T组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。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,咖啡杯早已见底。齐阳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,手指机械地敲击着键盘。林艾烦躁地在白板前来回踱步,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照片、时间线和问号。骊鸢坐在角落,面前摊着所有案件资料,目光沉静,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对称的图案。我靠在窗边,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,城市的光污染在低垂的云层上晕染开一片模糊的暗红。03:30,像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时间每跳动一秒,无形的压力便加重一分。

突然!

一阵凄厉刺耳、划破死寂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在整栋大楼里炸响!是最高级别的入侵警报!

“哪里?!”我猛地站直,厉声喝问,心脏瞬间被攥紧!

“法医中心!地下二层法医中心!”齐阳的声音在警报声中带着破音,他面前的监控屏幕瞬间切换,“门禁系统被暴力破坏!触发警报!中心内部红外触发!有侵入者!”

法医中心!存放着张明远、周振海,以及刚刚运回的赵永康尸体的地方!那里还有大量未完成的检验样本和关键物证!

“走!”没有任何犹豫,我和林艾、骊鸢如同离弦之箭冲向电梯。齐阳则飞快地操作着系统,试图调取法医中心内部的实时监控画面。

电梯飞速下降,冰冷的金属墙壁映照出我们凝重而紧绷的脸。警报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,撞击着耳膜。骊鸢的呼吸微微急促,眼神锐利如刀。林艾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枪套上。

电梯门在地下二层刚打开一条缝,一股浓烈的、冰冷的、混合着消毒水和…新鲜血腥味的气息就猛地涌了进来!

走廊的灯光惨白。通往主解剖室的门虚掩着,警报的红光在里面疯狂闪烁。

“小心!”林艾低喝一声,侧身持枪,猛地推开沉重的金属门!

景象映入眼帘的瞬间,即使早有心理准备,一股冰冷的恶寒还是瞬间席卷了全身!

主解剖室里,无影灯惨白的光线将一切照得纤毫毕现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福尔马林冰冷的气息。

而最骇人的景象在中央最大的不锈钢解剖台上。

值班法医陈青山,并没有穿着白大褂。他穿着一身便服,此刻却以一种极其诡异扭曲的姿势,仰面躺在冰冷的解剖台上!他的眼睛惊恐地圆睁着,瞳孔已经放大,凝固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极致恐惧。他的额头正中央,一个鲜红的、边缘带着凝固血痂的数字,被深深地刻入皮肉——“30”!

鲜血顺着他的额角淌下,流进鬓角,染红了不锈钢台面。

死亡的气息冰冷而粘稠。

“陈法医!”林艾失声惊呼,枪口迅速扫视整个解剖室。除了陈青山的尸体,室内空无一人。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嗡鸣和警报刺耳的余音。

“死亡时间!”我冲到解剖台边,声音嘶哑。陈青山的尸体尚有余温,但已开始僵硬。

林艾强忍着震惊,迅速检查:“体温、尸僵…死亡时间…初步判断在半小时内!非常接近…接近三点三十分!”她猛地抬头看向墙上的电子挂钟——此刻显示:03:35。

03:30!纸条上的“完美时刻”!分秒不差!

“凶手呢?!”我厉声问。

“老大!监控…监控有问题!”齐阳的声音带着极度的困惑和一丝恐惧,从通讯器里传来,“我调取了法医中心走廊和入口的所有监控!从警报触发前十分钟到现在…除了陈法医自己,没有任何人进入法医中心!他…他是今晚的值班法医,记录显示他凌晨一点左右进入中心后就没再出来!监控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活动轨迹!直到…直到警报触发!没有第二个人的影像!”

只有陈青山一个人?!那他是怎么死的?谁在他额头上刻下了那个“30”?那浓烈的血腥味和暴力破坏的门禁又作何解释?!

“不可能!”林艾低吼,“门禁是被暴力破开的!陈法医难道自己把自己弄成那样躺在解剖台上?!”

一股难以言喻的诡谲感如同冰冷的毒蛇,缠绕上每个人的心脏。又是“幽灵”?监控里只有受害者自己的身影?就像周振海案中,手术室门板上的那个倒影?

骊鸢没有参与争论。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,飞快地扫视着整个解剖室。冰冷的器械,整齐的标本架,闪烁的仪器指示灯…最终,她的视线猛地定格在解剖室角落里,一台用于临时存放特殊生物样本的大型立式冰柜上。

冰柜厚重的金属门上,小小的液晶温度显示屏,正幽幽地散发着绿光。

上面显示的温度是:-18℃。

-18℃!

18!是第一个死者张明远额头上刻下的数字!是他死亡时间18分的数字!是冰柜此刻显示的温度!

这个数字,如同一个来自深渊的回响,带着刺骨的寒意,再次出现在凶案现场!

骊鸢快步走到冰柜前,没有立刻打开,而是蹲下身,仔细观察着冰柜门把手和下方的地面。她的指尖在冰柜门边缘一处细微的、几乎难以察觉的霜痕上轻轻拂过,又看了看旁边地面上几滴刚刚凝结不久、在低温下显得格外晶莹的…水珠?

她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,猛地抬头看向我,声音带着一种洞悉核心的冰冷和紧迫:

“荆组长!立刻封锁现场!尤其是这间解剖室和相连的冷库通道!凶手可能还在里面!他没有离开!他利用了温度!利用了冷库!-18℃不是偶然!它是数字的延续,也是…藏身的掩护!”